来源:赛迪网 | 2006-5-16 | (有1762人读过)
问题可能出在内部:“近日,中国的有些用户确实在使用MSN服务时出现网络连接问题。根据目前的了解,MSN服务本身运行正常,可能是网络技术问题。我们将继续调查了解此事,以求尽快解决问题。”
技术环节的差错,改变的不仅是用户的选择,还有互联网的格局以及资本的进出。日前,MSN掉线易于大饼掉渣,上线难于徒手登天的状态,引发各界更多的是愤怒和反思。
“五一”假期之后,北京等地用户纷纷反映MSN 无法登录、随时掉线等故障,相关的Hotmail邮箱也长期无法正常登录,上千万MSN用户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受到影响。
联想到1999年跨国电子商务网站eBay的技术性崩溃以及由此造成的惨重损失:大量用户交易被终止,公司股值蒸发了50亿美元,公司CEO几乎被华尔街的投资者赶下台。而更大的后果还在于,延缓了该网站对日本市场的开发,为以后彻底丧失该市场埋下了伏笔。该公司CEO 至今还强调,那是最艰难的时刻。
有别于前者的惶恐和敬畏,微软MSN大中华区事业部对此次问题的反馈却相当缓慢。在本报记者一再追问后,MSN大中华区事业部的相关负责人终于承认,问题可能出在内部:“近日,中国的有些用户确实在使用MSN服务时出现网络连接问题。根据目前的了解,MSN服务本身运行正常,可能是网络技术问题。我们将继续调查了解此事,以求尽快解决问题。”
衍生产品改变生活模式
在国内网民印象中,中国IM(Instant Message)软件的开山鼻祖应该是制造出QQ企鹅的腾讯。凭借卓越的市场谋略以及有效的线下活动,该公司迅速成长为中国最成功的网络公司。事实上,早在QQ的小企鹅诞生的三年前,MSN就已经开始了其光辉历程。MSN进入中国之前,在海外市场一如微软的操作系统一样,以横扫之势持牛耳多年;进入中国之后,在一番市场拼杀之后,也稳坐第二把交椅。
MSN以及其同门兄弟QQ、Skype、雅虎通、Google Talk、网易泡泡等这些即时通信软件,无论是作为聊天工具还是公司机构的“即时通讯工具”,都已成为许多白领人士的必备工具,其使用率要远远高于电话和手机短信交流。表面看来,这些即时通信软件往往从属于开发企业主流产品,但从本质上却改变了人们的沟通习惯以及生活内容。
一个能改变人类习惯的产品,在其拥有者手中,无疑是个强大的武器。MSN在诞生之后,就不断扩大外延,衍生产品和服务不断产生。搜索、邮件、音乐下载、财经资讯、短信、理财、门户、通讯、宽带、产品直销等都在MSN平台上实现。在用户人数上,到2003年7月,全世界访问过MSN平台的网民多达 3.5亿人。目前,全球实际用户高达1.8亿。
MSN进入新的市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,是如何更大范围内拥有用户以及扩大市场占有率问题。微软MSN事业部曾经使用技术性的屏蔽挑战腾讯在中国的龙头地位,遇到的是法律障碍。
面临QQ用户群的忠诚度和捆绑竞争的法律之虞,微软MSN事业群放弃了硬的一手,提出其“公司员工沟通软件”的市场细分策略,重新定位MSN的目标受众。2005年上半年,Rost&&Sullivan(中国)电信公司出具的一份即时通信软件人气份额的数据显示:QQ的中国占有率为65%,MSN为16%,新浪UC为7%,网易泡泡为5%,雅虎通为4%,其他运营商比如Skype等瓜分剩下的份额。虽然在使用人数上弱于对手,但定位相对高端,在口碑上确有收获。
“掉线门”的N种猜想
基于其现实的使用频率和巨大的使用人群,MSN对其所有关联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冲击。该平台提供的交流便利正是实现这种冲击的力量根本所在。然而 MSN目前掉线易于大饼掉渣,上线难于徒手上天,即使是免费使用,避免了法律责任,但还是规避不了用户和市场的选择。相信随着时间的延长,会让使用者产生新的判断。“掉线门”发生之后,坊间和市场瞬间给出关于MSN前景的N种预测。
“放弃论”。此论可能性最小,可也不是无源之水。有媒体报道称,5月8号开始,MSN 8.0 beta版用户陆续收到微软的升级通告,通知用户必须升级MSN软件的版本,否则将无法运行该软件。升级后软件原来的MSN Messenger字样已被Windows Live Messenger字样所取代。此外,在新版本中已经找不到任何MSN字样的品牌标示。此前微软官员曾公开承认MSN和Live品牌有些混淆,业界质疑微软将放弃MSN品牌转而采用Windows live品牌。放弃原有MSN改以更优的系统代替,似乎可以符合逻辑,但也没有必要用故障性的措施来阻止部分用户登录旧版本吧!而且只是发生在部分用户身上,很有些“厚此薄彼”。
“转卖论”。《华尔街日报》曾报道说,微软曾考虑过收购互联网媒体公司雅虎股份,对抗Google。过去一年里,微软和雅虎讨论了各种方案,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微软把其MSN在线网络出售给雅虎,进而在雅虎内部拥有少数股权。分析人士称,微软计划在7月1日开始的下一财年里再投资20亿美元,打造在线服务业务。出售与其主营业务无关的MSN应该说是可信的。联系去年eBay公司将支付高达41亿美元收购MSN的同门兄弟Skype的事实,不难判断,理论上存在MSN在跨国网络巨头之间转手的可能性。也许是转手之前的技术整合导致了“掉线门”事件。
“收费论”。及时通讯的利润点在哪里?除了广告收入和附加服务,出售使用权也是其中之一。有专家分析,通过技术性掉线,一是可以强迫用户升级,最重要还在于为将来收费做好基础,测试用户对该系统的依赖度。
“阴谋论”。互联网实验室高级咨询顾问王楠就认为:“这次大范围掉线可能是某些后台服务需要升级,但也不排除是系统战略上的一些部署。”这次故障对推广微软Windows Live和促进MSN版本升级会有帮助。而Windows Live作为微软的一个近期主推产品,是一个偏高端、用户相对陌生的产品,需要有一些被迫去试用的用户群,然后通过口碑效应来传播。
“事故论”。MSN出现技术性或人为的事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,此种观点最容易被人接受。而且来自微软MSN事业部的反馈似乎也印证了此点。两年前那次长时间的掉线事件让人记忆犹新,微软方面后来给出的原因就是海底电缆被割断。
此外,微软公司MSN大力转入MSN的搜索引擎以及其他产品的开发、工作重点的转移或者会影响到MSN 和Hotmail邮箱的稳定性降低。
技术掉线或致战略崩盘
当微软视Google 为全球竞争对手,MSN更被寄予厚望的时候,MSN的任何举动都给人无限遐想。针对Google Earth,微软提出了“MSN虚拟地球”,进行贴身肉搏竞争,另外在MSN的后续Windows Live平台上,进一步打造了其附加服务功能,几乎涵盖了所有网络能给人们提供的便利,把所有必需的信息无缝结合起来,使联机时用户关心的所有内容都融为一体。
微软基于MSN平台的战略,很大程度取决于MSN Live 的人气以及粘度,技术环节的差错,改变的不仅是用户的选择,还有互联网的格局以及资本的进出。
无论是放弃、转卖、阴谋、事故的哪一种,目前对MSN来说最重要的,还是聚集人气和提高用户的粘度。MSN以及其他IM软件丧失了人气和粘度,就丧失了优势的根本,让对手乘势而起。因为技术掉线导致战略崩盘,不是没有案例,而是有不少案例。
链 接
经过近6年的发展,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习惯于在网上使用即时通讯进行交流,甚至有超过电子邮件使用率的趋势。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使得即时通讯用户也日益增长,2004年中国即时通讯用户7000万人,2005年达到9300万人。iResearch预测2006年中国即时通讯用户将增长 29%,达到1.2亿人。
iResearch在2005年底的调研中针对用户最经常使用即时通讯软件(单选)的调查,从各个主要即时通讯软件使用用户(不含重复用户)的份额分布来看,腾讯QQ的用户份额仍然占据主导地位,份额达到78.8%,MSN的用户份额达到13.0%。
根据2003年到2005年艾瑞的网民调查数据,对比腾讯QQ、MSN Messenger、网易泡泡和Yahoo Messenger的最常使用用户数量,中国即时通讯软件最常使用用户主要集中在QQ和MSN Messenger。QQ和MSN的用户份额比例都平稳上升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