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青岛日报 | 2006-5-18 | (有3928人读过)
“微尘”,是一个人的名字,也是许许多多人的名字,而今,它又演变成一个群体的名字。
那是2004年的最后一天,天寒地冻。胶州湾拍岸的浪涛,仿佛还在传递着印度洋海啸那吞噬家园、毁灭生灵的呼喊。
一对中年夫妇急匆匆地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,掏出五万元现金,说要向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。工作人员望着他们那平静的表情,被深深地感动了,在为他们开具捐款收据时,他们动情地说:“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,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,做的事也很微小,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。我们只想平静地做些该做的事。如果非要留下什么名字的话,就写上‘微尘’好啦。”
这位热心公益事业、化名“微尘”的人引起了青岛新闻媒体和市民的广泛关注,“微尘”的神秘牵动着人们的心,“微尘”的爱心感动着人们的情。但这位多次捐款、而且数额较大的好心人一直不愿公开露面。于是,岛城开始了寻找“微尘”的行动,并公布热线电话,欢迎市民提供有关“微尘”的线索,《2005请你找神秘“微尘”》成为青岛新闻网**里最热的帖子,成千上万的网友点击“神秘人”,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对“微尘”的敬意和祝福。
青岛新闻媒体在检索以往的新闻报道中发现,这个叫“微尘”的人,曾经不止一次地在扶贫救灾的公益活动中出现过:“非典”时期她曾捐款1万元,**喀什**救灾时,她又捐款五千元。
有了这些信息,新闻媒体和广大市民更加迫切地想找到这位神秘的热心人。许多市民纷纷向媒体投书、留言、打电话,向“微尘”表达敬意。“微尘”已成为搭在人们心头的一道绚丽而神秘的彩虹,成为一道爱的风景,辉映着我们美丽的岛城。
与此同时,越来越多的“微尘”出现了:在青岛的大街小巷,在机关、部队、学校、工厂、农村,在一个个募捐站上,你会频频听到“我叫微尘”的自豪回答;在一本本募捐册上,你会频频看到署名“微尘”的一笔又一笔捐款。
无数个“微尘”涌现出来,在极短的时间里便汇成了一片爱心澎湃的汪洋大海。
2005年1月1日8点30分,青岛红十字会办公室的大门刚一打开,一位捐款人手持一张刊登着“微尘”事迹的报纸走了进来。他是2005年青岛市第一个捐款者,这是一位朴实的中年男子,是岛城典型的工薪族,家中还供养着一个上大学的孩子,日常生活除了解决温饱,很少再有别的花销。他在捐献了500元后平静地说:“我们一家平平安安,这就是福。日子虽然过得紧巴,但也该帮帮受灾地区。要留名字的话,就写‘微尘’两字吧”。
都已70多岁的刘老先生夫妻,是退休的高级科研人员,他们来了,他们多次捐助过希望工程,捐助过“非典”抗灾,这次他们来说:“印度洋海啸是国际性灾难,兄弟国家的人民遭了难,我们不能看着不管,爱是没有国界的,我们捐2000块钱,也做一次‘微尘’吧。”
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三岁的儿子赶来了,儿子的小脸、小手在寒风中冻得通红。妈妈握着儿子的胳膊向募捐箱里塞进孩子的压岁钱,这位妈妈说:“就让他也当粒小‘微尘’吧。”
一个“微尘”站出来,身后又站起千万个“微尘”。人们虽不愿意报出自己的真实姓名,可他们都愿自豪地说:“我叫微尘”。这一幕幕生动感人的场面,这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语言,给人的是太多的感动。在“微尘”二字里,凝聚了太多的爱,凝聚了无私奉献的精神,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凝聚了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力量。“微尘”已经超越了一个名字的称谓,它是一个不留姓名无私援助公益事业的群体,一种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,一个青岛公益事业日益叫响的品牌。
据不完全统计,在为印度洋海啸募捐的短短几周里,以“微尘”名义或匿名向红十字会捐款的就达290万元,超过个人捐款总额的50%,微尘的捐款是中国红十字总会收到的地方红十字会的第一笔捐款。
让我们感动的是,第一个“微尘”终于打电话来了,她告诉记者,她永远都不会公开露面,她不要张扬,更不要褒奖。她永远都是“微尘”,因为什么,因为:有一种爱不需要语言。
是的,有一种爱不需要语言。这是一种真诚的爱,无私的爱,它发自宽广博大,炽热澎湃的心海。
是的,有一种爱不需要语言。这种爱谱写出感天动地的诗篇,感动青岛,传唱神州!
这是一个“微尘”,也是千千万万个“微尘”共同的心声!
朋友们,由“微尘”们助推的公益事业方兴未艾,由“微尘”们汇集的爱心长河正在后浪推前浪,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前奔流!
|